鲁迅手稿市场价值

导语:近十年来,各拍卖会拍卖鲁迅手稿时有出现,但假多真少。开始价格都在两三万以下,而近几年拍卖的几件鲁迅手稿,创出了中国近现代文化名人手稿中的天价。

中国古代论书的文章,对于书法作品的价值估价有多种说法。南朝·梁书法家庚肩吾撰有著名的《书品》一卷,将书法作品分上、中、下三品,九个等级。唐代张怀瑾《书断》把三品定名为神品、妙品、能品;唐李嗣真《后书品》中又在三品之上加逸品一层。后又有《续书断》、《书估》等评判书法作品品级的一些文章。至康有为《碑品》,总结为:“昔庚肩吾《书品》、李嗣真、张怀瑾、韦续接其轨武,或师人表之九等,或分神、妙、精、能之四科,包罗古今,不出二类。”(《广艺舟双楫》)书法作为艺术,其评判标准自古有之,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徐渭《题白书一枝堂帖》中就说:“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必非高书。然此言只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

书法价值被低估

历来对鲁迅书法及其鲁迅书法在民国书法家中的地位评价也是不同的。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近年来“权威”的书法人士和“权威”的书法杂志投票评出的 “20世纪中国十大杰出书法家”竟无鲁迅之位。甚至近百位“二十世纪已故著名书法家遗作展”也无鲁迅之墨迹。鲁迅的书法被中国书法界严重低估至此,不能不说现在中国书法界的混乱。如今的“书法家”、“书法大师”的称号满天飞舞,书法大展此伏彼起,仿佛中国又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书法艺术的繁荣时代,颇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

自然,民国书法家们主要还是在文人群体中,随便一数就是一大堆。政治家如孙中山、毛泽东;学者如蔡元培、陈独秀、罗振玉、王国维、梁启超、胡适、吴昌硕、沈尹默、于右任;书画家如黄宾虹、陈师曾、齐白石。总之,民国时期字写得好的人太多了。可谓碑帖并举,异彩纷呈。在“五四”新文学精英群体中,鲁迅、沈尹默、刘半农、胡适、周作人、钱玄同等几乎都可以说是书法家,然而他们都不曾以书法家名世。书法对鲁迅们来说,只是一桩文人余事。

郭沫若高度评价鲁迅的书法,言简而意赅“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鲁迅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鲁迅的行书常被称为“鲁迅体”,就是指鲁迅书法的独特的个性风格。纵观民国书法家,以行书闻名的有张謇、王同愈、叶恭绰、柳亚子、缪荃孙等。鲁迅的行书能够独树一帜,自成风格,在民国应是屈指可数的。

鲁迅作为现代文化史上的巨人,具有超凡的人格魅力、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鲁迅的思想深遂,文笔犀利,对中国历史文化及小说的研究有巨大的贡献。鲁迅是二十世纪的最伟大的反封建斗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鲁迅的影响力是贯穿中国文化的现代与未来的。鲁迅具有独特的个性书法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的艺术财富。

书法勘称逸品

鲁迅对书法和线条有着天然的感悟。虽然“无心作书家”,但其书法自成风范。历来中国的书法家都以师古人碑帖为发端,然而只有跳脱古人旧窠才能成为书法大家。民国书家能达此境界的不多。沈尹默被陈独秀称为“其俗入骨”,周作人、刘半农、李叔同、马一浮、郭沫若等书法虽各具趣味,但都难达书中逸品。鲁迅行书取法自然,笔力雄沉,源于帖而出于碑,略带隶书意趣,简淡古雅,笔墨遒润,线条气韵内涵,章法萧疏自然。其书法个性乃同代书家所不具。

鲁迅的文稿、书信、日记、译著约六百多万字,均以毛笔完成。这在任何一个书家中都可称得上佼佼者。因为书法一定要有量的积累的。鲁迅的抄碑也有数百万字,这给鲁迅注入了强大的书法功力。加上鲁迅的幼学,碑学大师如章太炎的影响,鲁迅的天才与勤奋,使鲁迅的行书成为独具碑派个性的书家。

鲁迅书简是欣赏鲁迅行书的门径。鲁迅时代的主要通信工具还是书信的往来。鲁迅书信手稿现存二千余通,从使用信笺的选择到通篇布局的讲究,没有一封是潦草敷衍之作,如此数量和书写质量中国书法史上都是罕见的。说明鲁迅对每一位受信人的尊重,并且有良好的书写习惯。鲁迅信札随意天然,行书间有草隶,往往一气贯通,章法疏散而形神不乱,起笔落款极为讲究。很多民国文人或书家信札多随意率性而劣端毕见,鲁迅也随意率性却功力毕见。

鲁迅诗稿是鲁迅书法的最高境界。多以楷、隶、行书兼揉,形成鲁迅独特的书法艺术品位。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对书画之最高品格——逸品是这样评说的:“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

鲁迅书法,勘称逸品。鲁迅书体虽“莫可楷模,出于意表”,但鲁迅的字颇得后人喜爱。许多大学校名题字、报头题字、书名集字都以鲁迅字为之,其影响力是巨大的,流行也是最广的。现在仍在发行的许多报纸如《参考消息》、《浙江日报》、《安徽日报》、《湖北日报》、《广西日报》、《贵阳晚报》、《兰州晚报》、《沈阳晚报》、《钱江晚报》、《新乡晚报》等均用鲁迅手稿集成。《鲁迅手稿全集》、《鲁迅墨宝真迹》、《鲁迅诗稿》及研究鲁迅书法的书籍有越来越多的出版,这说明大众对鲁迅书法的喜爱。

关于鲁迅手稿的收藏,由于鲁迅去世后编辑《鲁迅全集》,在全国广泛征集鲁迅手稿,许广平在编辑《鲁迅书简》时又进行过征集。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又有中、外鲁迅友人不断的捐赠,流于民间的鲁迅手稿已是凤毛麟角。鲁迅的手稿绝大部分收藏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也存有少数藏品。

近些年来拍卖市场火爆,但又鱼龙混杂,查近十年的拍卖目录,每年全国许多拍卖公司都拍卖过鲁迅的诗稿、信札等,其中真品绝少,基本为造假仿制。由于拍卖市场的管理混乱、责任心不强及对成交率的追求,使得一些仿品也拍出了很高的价格。一方面说明了一种社会上利益驱动的可悲现象,另一方面,也说明鲁迅书法本身也具有的价值魅力。

手稿拍卖创新高

2015年12月4日在匡时2015秋拍“畅怀——历代书法夜场”中,现身一件由鲁迅的日本友人清水安三收藏的一件鲁迅书法作品。这件作品被媒体广泛报道,称为“鲁迅行书偈语”,内容是鲁迅手书的十六个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佛经,立地杀人”。说明写道:“鲁迅行书偈语,纸本立轴,尺寸:24×20cm,备注:1.清水安三旧藏。2.附木盒,内有清水安三题词:‘朝花夕拾,安三七十七。此书是周树人先生真笔也,思慕故人不尽。添此四字在此,这是鲁迅先生书名也。’。”并附有作品照片。说明中简介了清水安三的生平,并援引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和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先生的文章来佐证这件稀世珍品的真实性。

这幅作品以75万元起拍,经过来1轮的激烈竞价,最终以304.75万元成交。约合每个字19万元。围绕这幅作品的真伪,收藏界与学术界的论证有很大的分歧,陈子善与黄乔生认为这件作品是真品,上海鲁迅纪念馆原馆长与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员萧振鸣认为此件作品为伪,尽管有争议,但此件拍品仍然以高价拍出。

鲁迅手稿,因其文章风骨及人格魅力,蕴含了不可估量的价值,多年来为藏家所重,现均为国家一级文物。经过几十年的征集,现分藏于北京鲁迅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等单位,散落民间的如凤毛麟角。近些年来拍卖市场火爆,但又鱼龙混杂,查近十年的拍卖目录,每年全国许多拍卖公司都拍卖过鲁迅的诗稿、信札等,其中真品绝少,基本为造假仿制。拍卖公司有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广州、辽宁、安徽直至香港。

由于拍卖市场的管理混乱、责任心不强及对成交率的追求,使得一些仿品也拍出了很高的价格。一方面说明了一种社会上利益驱动的可悲现象,另一方面,也说明鲁迅书法本身也具有的价值魅力。近十年来,各拍卖会拍卖鲁迅手稿时有出现,但假多真少。开始价格都在两三万以下,而近几年拍卖的几件鲁迅手稿,创出了中国近现代文化名人手稿中的天价。

以几件拍品为例:2013年嘉德春季拍卖会拍卖一件鲁迅《古小说钩沈》手稿,估价60万,成交价为690万。2013年嘉德秋季拍卖会拍出一件鲁迅致陶亢德书信,一页200余字的书信,估价为60万,拍出655.5万元的成交价,合每个字三万元,成为近现代文人最贵的一纸手稿。匡时秋拍的这件鲁迅偈语拍品,大概由于质疑的声音影响了拍卖的价格。紧接着在2015朵云轩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鲁迅致郦荔丞信札》以30万起拍,最后以414万元成交,高出估价10倍。

用三方法辨伪

近十余年来,鲁迅手稿在各地拍卖场中时有出现,但多为伪品。现在的造假技术也越来越高明,有的几乎可以乱真,造假者编造故事,使得真象被掩盖。而拍品一经拍出,又粉饰了伪品,增加了伪品的欺骗性。造假的根本原因是利益的驱动,而不够规范和不够诚信的市场给这些造假者提供了游戏的场所。收藏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和辨别真伪的能力,谨防上当。

鲁迅手稿的造假,大部分为仿写,内容多为鲁迅的诗稿,少部分是信札,因为信札字数较多更易露出马脚。仿冒者一般较拙劣,仿品多不能神完气足,劣迹频频,气韵全无,印章仿制拙劣等。少数高仿品极为逼真,采用民国旧纸、旧墨,仿刻印章也用旧印泥。这给辨伪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鲁迅手稿的辨伪一般采用如下的方法:首先对照已出版的《鲁迅手稿全集》、《鲁迅诗稿》,确定原件的收藏地点,拙著《鲁迅的书法艺术》第六章中已将鲁迅手稿出版和收藏情况全部厘清,鲁迅手稿外流情况是极为少见的;

其次仔细辨认笔迹、纸张、墨色;再就是对印章的仔细辨识,这方面是最易出现疑点的。

另外,要了解鲁迅的书写、行文、落款等习惯。即然拍卖会对拍品的真伪不负责任,买者就要谨慎鉴别了。

(本文作者为鲁迅博物馆研究员)

推荐访问:鲁迅 手稿 价值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