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一中2022 -2022 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六安一中 2019- -0 2020 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127

  S32

  Ca40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

 )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B.铁投入4CuSO 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4CuSO 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酸性2 3 2 4H CO H SO  ,判断硫与碳的非金属性强弱 D.2F 与2Cl 分别与2H 反应,判断氟与氯的非金属性强弱 2.根据表中提供的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的信息,判断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12 0.104 0.066 主要化合价 +2 +3 +2 +6、-2 -2 A.氢化物的沸点为2 2H T H R 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 L<Q C. M 与 T 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2+L 与2-R 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3.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分别相等,它们不可能是(

 )

 A.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 B.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分子 C.两种分子

 D.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 4.氰2[(CN) ] ,硫氰2[(SCN) ] 等称为拟卤素,与卤素单质性质相似,它们的阴离子也与卤素阴离子性质相似,阴离子的还原性顺序为 Cl Br CN SCN I        ;又知,拟卤素形成的无氧酸和含氧酸一般为弱酸,下列反应中,不合理的是(

 )

 A.2 2 2 24HCN( ) MnO Mn(CN) (CN) 2H O     浓

 B.2 2(CN) H O 2H CN CNO     ═

 C.2 2(CN) 2OH CN CNO H O     ═

 D. 2 2(CN) 2SCN 2CN (SCN)   

 A.A B.B

 C.C D.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2 2H (g) Cl (g) 2HCl(g)  ═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 H  不同 B.已知44P( ,s) P ( s) H=+17kJ/mol  红磷 ═ 白磷, ,则白磷比红磷更稳定 C.已知2 2 22H (g) O (g) 2H O(l) H 571.6kJ/ mol     ═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285.8kJ/mol

 D . 稀 溶 液 中 :2H (aq) OH (aq) H O(l) H 53.7kJ / mol     ═ , 将 含31 m o l C H C O O H 与 含1 mo l Na OH 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 53.7kJ

 6.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 278gNa O 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均为A2N

 B.34.48LNH 中含有 0 0.6N 个 N—H 键 C.2 2S Cl 的结构式为 Cl-S-S-Cl

 D.5PCl 和3NH 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 7.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2CO 和4CH 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3CH COOH 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3CH COOH 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 B.4 3CH CH COOH  过程中,有 C--H 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 C-C 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8.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 1molCl  、xClO (x 1,2,3,4) 的能量( kJ )相对大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离子中结合能力 H  最强的是 A B.A、B、C、D、E 五种微粒中 C 最稳定 C.C→B+D 的反应,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D.B→A+D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3ClO (aq) ClO (aq) 2Cl (aq)    ,1116kJ mol H   

 9.可逆反应① X(g) 2Y(g) 2Z(g)  、② 2M(g) N(g) P(g)  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达平衡(I)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 14∶15 C.达平衡(I)时,X 的转化率为511 D.在平衡(Ⅰ)和平衡(II)中,M 的体积分数相等 10.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 2X (g) Y (g) 2Z(g)  ,若2X 、2Y 、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10.1mol L 、10.3mol L 、10.2mol L ,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 的浓度可能为10.3mol L

 B.平衡时2X 、2Y 的转化率相等 C.平衡时,2Y 和 Z 的生成速率之比为 2∶1 D.若平衡后再改变外界条件,升高温度,则反应的平衡常数将变大

 11 .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 向 一 带 活 塞 的 密 闭 容 器 中 充 入 2molA 和 1molB , 发 生 下 列 反 应 :2A(g) B(g) 2C(g)  , 0 H   。达到平衡后,在1t 时刻改变条件,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对1t 时刻改变条件的推测中正确的是(

 )

 A.保持压强不变,升高反应温度 B.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 C.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 1molC(g)

 D.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 1molC(g)

 12.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 2A (g) B (g) C(g) x  ,符合图Ⅰ所示关系。对图 II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3 4P P  ,y 为2A 转化率 B.3 4P P  ,y 为2A 浓度 C.3 4P P  ,y 为混合气密度 D.3 4P P  ,y 为 C 的体积分数 13. 在 容 积 一 定 的 密 闭 容 器 中 , 充 入 一 定 量 的 NO 和 足 量 碳 发 生 化 学 反 应2 2C(s)+2NO(g) CO (g)+N (g) ,平衡时 (NO) c 与温度 T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 0 H  

 B.在2T 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 D,则此时 v v 正逆

 C.若状态 B、C、D 的压强分别为Bp 、Cp 、Dp ,则有C D Bp p p  

 D.若该反应为1T 、2T 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1K 、2K ,则1 2K K 

 14.32.0molPCl 和21.0molCl 充 入 体 积 为 2L 的 密 闭 容 器 中 ,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发 生 下 述 反 应 :3 2 5PCl (g) Cl (g) PCl (g)  ;反应达到平衡时,5PCl 为 0.4mol ;如果此时移走31.0molPCl 和20.5molCl ,在相同的温度下再达到平衡时,5P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小于 0.1mol/L

  B. 0.1mol/L

 C. 0.2mo/L

  D.大于 0.1mol/L ,小于 0.2mo/L

 15.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 A(g) B(g) C(g) x y z  ,达到平衡时,测得 A 的浓度为-10.5mol L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2 倍,重新达到平衡,测得 A 的浓度降低为-10.3mol L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x y z  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B 的浓度增大

 D.C 的体积分数减小 16. 向 绝 热 恒 容 密 闭 容 器 中 通 入 一 定 量 的2SO 和2NO , 一 定 条 件 下 使 反 应2 2 3S O ( g ) N O ( g ) S O ( g ) N O ( g )   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1 2t t    时,2SO 的转化率:a~b 段小于 b~c 段 B.反应在 c 点达到平衡状态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反应物浓度;a 点小于 b 二、填空题(共 52 分)

 17.(10 分)用硫酸酸化的草酸(2 2 4H C O ,二元弱酸)溶液能将4KMnO 溶液中的4MnO  转化为2+Mn 。某化学小组研究发现,少量4KMnO 可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

 (1)常温下,控制4KMnO 溶液初始浓度相同,调节不同的初始 pH 和草酸溶液用量,做对比实验,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

 实验编号 温度 初始 PH 0.1mol/L

 草酸溶液/mL 0.01mol/L

 4KMnO 溶液的体积/mL 蒸馏水体积/mL

 数据(反应混合液褪色 时间/s)

 ① 常温 1 20 50 30 1t

 ② 常温 2 20 50 30 2t

 ③ 常温 3 40 a b 3t

 表中 a、b 的值分别为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1 2t t  ,则根据实验①和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实验④验证4MnSO 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完成表中内容。

 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反应混合液褪色时间小于实验①中的1t ,则4MnSO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若褪色时间相同,则4MnSO对该反应无催化作用)

 18.(8 分)煤燃烧的反应热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利用:a.利用煤在充足的空气中直接燃烧产生的反应热;b.先使煤与水蒸气反应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然后再使得到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在充足的空气中燃烧。这两个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2 2C(s)+O (g) CO (g) ═

 1ΔH=E ①

 b.2 2C(s)+H O(g) CO(g)+H (g) ═

  2ΔH=E ② 2 2 21H (g) O (g) H O(g)2 

  3H E   ③

  2 21CO(g) O (g) CO (g)2 ═

  4H E   ④ (1)上述四个热化学方程式中哪个反应的 ΔH>0 ?______(填序号)。

 (2)等质量的煤分别通过以上两种不同的途径产生的可利用的总能量关系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a 比 b 多 B.a 比 b 少 C.a 与 b 在理论上相同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1E 、2E 、3E 、4E 之间的关系为1E =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①2 2C(s) O (g) CO (g)  ═

  11H 393.5kJ mol     

 ②2 22CO(g) O (g) 2CO (g)  ═

 12H 566kJ mol     

 ③2 2 4 2TiO (s) 2Cl (g) TiCl (s) O (g)   ═

 13H 141kJ mol     

 则2 2 4TiO (s) 2Cl (g) 2C(s) TiCl (s) 2CO(g)    ═ 的 H  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0 分)根据氢气分子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H-H 键的键长为__________,①~⑤中,体系能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氢气分子间不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B.由①到④,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加 C.由④到⑤,必须消耗外界的能量 D.氢气分子中含有一个极性共价键 (3)已知几种常见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Si-O H-O O=O Si-Si Si-C 键能/1kJ mol  

 460 467 498 176 X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较 Si-Si 键与 Si-C 键的键能大小可知(填“>”“<”或“=”):X___1176kJ mol   。

 ②2H 被喻为 21 世纪人类最理想的燃料,而更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 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试计算:每千克2H 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的热量约为_____________。

 20.(8 分)甲醇是结构最为简单的饱和一元醇,又称“木醇”或“木精”。甲醇是一碳化学基础的原料和优质的燃料,主要应用于精细化工、塑料、能源等领域。已知甲醇制备的有关化学反应如下:

 反应①:2 3CO(g) 2H (g) CH OH(g) 

 1H 90.77kJ / mol   

 反应②:2 2 2CO (g) H (g) CO(g) H O(g)  

  2H 

 反应③:2 2 3 2CO (g) 3H (g) CH OH(g) H O(g)  

 3H 49.58kJ / mol   

 (1)若 500℃时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依次为1K 、2K 与3K ,已知 500℃时1K 、2K 的值分别为 2.5、1.0,并测得该温度下反应③在某时刻,2H (g) 、2CO (g) 、3CH OH(g) 、2H O(g) 的浓度( mol/L )分别为 0.8、0.1、0.3、0.15,则此时 V 正 __________ V 逆 (填“>”、“=”或“<”)

 (2)在 3L 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c(CO)随反应时间 t 变化如图中曲线Ⅰ所示。若在0t 时刻分别改变一个条件,曲线Ⅰ变为曲线Ⅱ和曲线 III。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Ⅱ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当通过改变压强使曲线Ⅰ变为曲线 III 时,曲线 III 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___________。

  (3)在另一温度下按反应③合成甲醇的反应,如图关闭 K,向 A 容器中充入2lmolCO 和24molH ,向 B 容器中充入21.2molCO 和24.8molH ,两容器分别发生上述反应。已知起始时容器 A 和 B 的体积均为 aL,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 B 的体积为 0.9aL ,维持其他条件不变,若打开 K 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到平衡,容器 B 的体积为__________L(不考虑温度的变化,P 为可自由滑动活塞,不考虑活塞的摩擦力)。

 21.(8 分)已知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ol 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现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装置有两处重要组成部分未画出,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操作时分几次注入反应液,求得的反应热数值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做一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使用______次。

 (4)量取 0.5mol/L 的盐酸和 0.55mol/L 的 NaOH 溶液各 50mL 进行实验,测得盐酸和 NaOH 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1t ℃,混合反应后最高温度为2t ℃,设溶液密度均为 1g/mL ,生成溶液的比热容 c=4.18J/g ℃ 。请列式计算中和热:

 ΔH= __________ kJ/mol 不用化简)。

 22.(8 分)A、B、C、D、E、F、G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D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 元素的一种原子没有中子;B 的一种同位素可用于考古断代;C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元素;D 元素的阳离子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E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 2 倍;F 的单质具有强氧化性;G 是用途最广

 泛的金属元素,它的单质能被磁铁所吸引;试回答以下问题:

 (1)E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

 (2)化合物甲、乙由 A、B、C、D 中的三种或四种组成的常见物质,且甲、乙的水溶液均呈碱性。则甲、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浓溶液加入 G 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常温下两者不发生反应 B.常温下无现象,G 单质不溶解 C.受热能发生反应,开始放出氢气 D.受热能发生反应,开始放出是2SO

 (4)用电子式写出2A C 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安一中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化学答案 1-5:

 BCABC 6-10:CDCCA 11-16:DDBADA 17.(1)50 10 (2)+ 2+4 2 4 n 2 22MnO +5H O +6H =2M +10CO +8H O C 

 (3)a%的 PH 对该反应的速率有影响(合理正确)

 (4)控制其他条件与实验①相同,加入4MnSO 进行对比实验。

 18.(1)② (2)C (3)2 3 4E +E +E

 (4)

 -80kJ/mol

 19.(1)0.074nm

 ①⑤②③④ (2)BC (3)①>

  ②124500kJ 20.(1)> (2)加入催化剂 2L (3)0.65a 21.(1)硬纸板 唤醒玻璃搅拌棒 (2)偏小 (3)3 (4)2 10.418( )0.025t t 

 22.(1)

 (2)3 2 3 2NaOH NaHCO Na CO H O   ═

 (3)BD (4)

 H O H H O H      

推荐访问:安徽省 学年 下学期